为赋新词强说愁

和解

写了一段开头以算命为起点,想了想还是删掉了,还是直奔主题吧。最近这几年看过的几个有关和解或者家庭的电影不知道为什么越来越让我上头,在思考这么多的故事,其实却不尽相同。当然我们家的故事也是完全的不同。

姑妈来北京的这段时间让我幡然醒悟,原来家庭当中最为繁重的工作在与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交,原来这些社交工作都在妈妈身上。我还记得妈妈进城那天,不知道多少亲戚来家里,有的我甚至连怎么叫都不知道,爸爸有的时候给我提示,有的时候可能他也不在状态,所以也没能够帮到我。走之后的这一年多,其实家里的变化很大,但是好歹日子还在正常的运转着。

那这些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交基本上都转移到了父亲身上,他本身又不是想承担这种责任的人,但是也没有办法,他是唯一的人选了。我这里的非常少,大多数是家里亲戚们孩子的需求、以及零星的北京的这几个亲戚,以往逢年过节我会给妈妈打电话,说清楚我需不需要去,以及需要买什么。这些都是她在做决定,而如今这些都成了我自己做决定的事情了,就这么小的事情我都会内心出现波澜,可见我是多么的没有经验。但是,其实在母亲离开之后家庭为单位的社交应当少了很多。

我总觉得和解是家庭内部的,因为家庭外部根本不需要和解,只是礼尚往来。那么这一年多,和解这个词其实也才刚刚出现在我的家庭故事当中,或者说我才觉得这个是适用于家里现状的。姐姐说母亲因为给我打电话我不接而如何如何,她有她的立场,这些故事既然已经过去,就让它乘风而去,毕竟都无法改变了。而我们生者最重要的是往前走,背负着逝者的故事和习惯。给父亲打电话,最近这几次才终于开始跟他讨论他以后的打算,也是看到他已经逐渐从母亲离开的悲伤当中走出来,虽然不可避免的在某些时间节点,大家会同时流下泪来。可想而知,大家独自一人的时候都有多少擦不干净的眼泪。跟父亲的聊天总是简单而蜻蜓点水,我总觉得他会理解也会明白。

这些简单的聊天是很好的和解,互相诉说简单的事情的理解,发现大家的认同一致,他有他的考虑,我有我的顾虑。这也就是东亚人对感情的最理想表达了。

姐姐的和解是很难的一件事,哪天有兴致了再来慢慢写吧。

More Posts